首页 >> 师生风采 >> 学生作品 >> 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学生作品 >> 正文
《生命的救赎》
日期:2018-04-10 16:27:35  发布人:教育学院  浏览量:368


                                                          一一读《追风筝的人》

 父亲的不认同,杀死母亲的罪恶感(母亲因生他难产而死),让少年的阿米尔怯弱而敏感。只有伙伴(仆人)哈桑无条件的信任他,他从哈桑那儿得到自信和尊重(不识字的哈桑对于阿米尔的崇拜与呵护让孤独的阿米尔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幸福感)。因为社会地位的差距,阿米尔对于哈桑有种先天上的优势,两人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阿米尔便能将性格中的暴露在哈桑的面前。通过有意无意的欺负,阿米尔在哈桑身上抒发生活中来自父亲的甚至是来自哈桑的压力。哈桑带给他无数的快乐和认同,似乎一切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父亲有意无意地将他与哈桑进行比较,哈桑的阳光与正直与阿米尔的懦弱与胆小,高下立判。少年之间的友谊就本是微妙的,因身份地位不同,这份友谊也不会那么纯粹对等。阿米尔对父亲不认同非常痛苦,对父亲偏爱哈桑偏爱深感妒嫉。哈桑为了保护他不顾自己,而他为了得到那只蓝风筝,为了赢得父亲的赞赏,也因为他一贯地怯弱,甚至眼看哈桑被人强暴,弃危难中的哈桑于不顾。对于哈桑千千万万遍为你,无条件的信任他他选择逃避与辜负。之后阿米尔陷入深深地自责中,犹如困兽。他对哈桑感到愧疚,想让哈桑打他,想让他们就此扯平,可哈桑还是什么都不做,甚至把烂果子抹在自己的脸上,哈桑还是如此地包容他,如此深的信任他,爱他。他平静的外表下掩藏着一股找不到出口的洪水,愧疚和怕人发现令他寝食不安,折磨得他无法自拔。为了驱走自己心底的不安,他依旧将他的恶发泄到哈桑身上,哈桑和他父亲(在他们家生活了四十年的老佣人)被他逼走了,阿米尔似乎找到了平静。 事实上因为十二岁的这次逃避现实,阿米尔从来没有得到救赎,即使他成年了成家了他的内心从来没有原谅过自己。或许哈桑在他心中的地位远比想象的更为重要。多年以后,父亲的友人告诉他,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是父亲和仆人的妻子通奸生下的不能承认的儿子。这本来还有理可循的事就变得如此荒诞不经。原来父亲的一生也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为了救赎,阿米尔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开始直面现实,哈桑不在了,他的儿子在战乱中被塔利班武装分子劫走,阿米尔终于从父亲和哈桑那里获得力量,救走哈桑的孩子。遍体鳞伤的阿米尔带着孩子离开阿富汗到了巴基斯坦,因为签证的原因导致孩子又一次面临去孤儿院的绝境。孩子终于崩溃选择自杀,虽被救回从此活在自己的世界与外界隔绝。一年后在追逐风筝的过程中终于唤醒了内心冰冻的孩子,阿米尔自我的平静总算得以实现。

                       (撰稿人:侯芳)

 

IMG_256

点击数:368收藏本页